关于进一步加快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
民盟市委会
光电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发挥着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重要作用。
一、现状及问题
目前,新余已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然而,全市光电信息产业的现状与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适应,与主导产业的地位还不相称,与我市已形成的产业基础与产业优势还不协调。
1.产业总体规模小。目前为止,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光电信息制造企业不到20户,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不到20亿,目前全市销售过亿元电子企业的不到10户。与相邻的吉安相比相差甚远。吉安市共有电子信息类企业345户,超亿元骨干企业55家,主营业务收入接近800亿。
2.产业聚集水平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企业零星分布在各个工业园区,企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链不十分明显。企业未能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缺少联合技术开发、联合营销等环节。服务于光电制造业的相关产业如五金加工等产业配套十分薄弱,没有形成相互依存的分工协作体系。
3.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目前引进的多数电子企业,技术和市场全由在外的企业总部所控制,自身研发能力不强,与其他企业在供给和需求上关联度不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偏低,产品基本还停留在简单的来料加工和组装上。产学研机制不完善,产学研合作还没有形成创新主流,缺乏发展后劲。
4.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人才结构不合理,呈现“橄榄型”分布,不仅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领军人物、技术和学术带头人缺乏,而且技能型工人严重不足,既懂科技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电子产品设计方面的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培养系统的发展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几点建议
1.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一是“央企入赣”、国家部委对口支援原中央苏区县等重大机遇呈现,我市应该积极做好跟踪服务,争取国家优惠政策。二是充分利用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主动承接,出台优惠政策,制订扶持措施。三是“智慧新余”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智慧信息产业需要与智慧应用同步甚至超前发展,智慧新余将强力带动全市信息产业发展。
2.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安防电子、触控显示、LED、通讯终端及传输、计算机外部设备、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等产业集群,尽快形成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系统集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积极发展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
3.加紧招商引资对接。一是创新招商方式。探索利用研究机构、风投基金招商;拓展与沿海发达地区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利用沿海发达地区影响力开展招商。二是强化产业链招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招商和以商招商,发展上下游配套体系、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三是突出重点区域招商。按照“巩固港澳、主招台商、拓展新韩、瞄准欧美”的思路,重点突出对台招商,制定对台电子信息制造业招商目标与计划。四是构建产业承接平台。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协调好关系,实现产业配套发展。五是主动对接中央大企业。充分利用创建“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等有利平台,重点加强与中国电子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央企的合作,引进央企投资项目。
4.扶持企业壮大发展。一是实行产业引导。采取“政府出一部分,企业配套一部分”的方式,在每年全市工业发展专项基金预算中安排设立光电信息产业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建设一批特色型、集群化的光电信息小微企业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二是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围绕以上重点产业,从各产业中选出一批领军企业,在土地、财政、金融、绿色通道以及向上争资上予以倾支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培育小微企业。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每年遴选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万以上有较好成长性的光电小微企业,列入小微型企业重点培育库,力争更多光电信息企业进入规模企业统计笼子。四是加大上市力度。抓住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新三板)试点扩大至全国的机遇,对入库光电信息企业进行重点辅导、培育、扶持,推动符合挂牌条件的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进程。五是强化创新驱动。积极发挥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提供检测认证服务。加大品牌培育、扶持和保持力度,开通商标权质押贷款融资绿色通道。
5.强化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加大规划引导。聘请国际国内知名专业机构,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全市光电信息制造业发展规划。在现有工业园一定要先预留信息产业发展片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加强行业管理。成立新余光电信息产业行业协会,积极对接江西电子学会、江西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等组织。组建新余电子信息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就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建立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考核体系、督导机制和奖励办法。加强工作督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建立完善协调调度机制,及时分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发言人:黄芳
工作单位及主要职务:
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委员、办公室主任
界别:民盟